新华全媒+|这里的石油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

2021-09-18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钻井工人在野外钻井平台作业(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钻井工人在野外钻井平台作业(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大庆油田2号丛式井组群(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大庆油田2号丛式井组群(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钻井工人在野外钻井平台作业(1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进行三元复合驱油实验(2019年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这是2月23日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拍摄的展示油层含水量变化情况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在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七作业区南三东三元转油配注试验站,工作人员在记录数据(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大庆油田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在办公室手持岩心样本介绍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海波在进行四次采油技术实验(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2月26日拍摄的大庆油田岩心库。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2019年6月25日拍摄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召开的油田技术座谈会(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大庆油田科技工作者在分析岩心,获取地质资料,为合理开发油田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大庆油田开发初期,石油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在进行聚合物驱油实验(2019年6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